三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在疫情的催化下,2020年起,新加坡互联网行业开始起飞,新加坡本土跨境电商Shopee等明星公司市值暴涨,从而开出高薪抢人。Shopee的一位前员工向《财经十一人》回忆,起初,Shopee在中国招聘程序员来新加坡对候选人英文有要求。渐渐地,英文要求和招聘门槛不断降低,“只要在国内大厂工作过都可以先来,来了新加坡再培训英语”。
此时,由于中国监管政策的调整,一批从事线上教育和加密货币的人主动来到了新加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佬”也好、普通工薪阶层也好,李文卓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带着淘金梦想来到新加坡。他建了一个来新加坡工作生活的咨询群,仅仅凭借他自己朋友圈里的口口相传,很快就满员了。
这种火热一直持续到最近新加坡政府收紧了工作签证和永久居民的发放。一位新加坡房产中介人士告诉《财经十一人》,由于大量外来者的涌入,最近半年,新加坡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的成本都涨了20%-30%。“归根结底,新加坡并非一个移民国家——过来这里工作容易,扎根生活很难,想获得绿卡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人选择新加坡,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新加坡有亲切感,同属中华文化圈,生活中可以用中文交流,但真的来了,才发现真实情况并不如想像中美好。
新加坡要求外来公司要有至少一名新加坡籍董事,许多中国公司试着招一个本地人来当董事,但又不希望他参与公司经营,只领固定薪水。矛盾由此产生。新加坡籍董事不断加码提要求,要求查看公司的具体信息和数据,要求更高的薪水。
有中国人去了新加坡,聊工作时提出,“加个微信吧”。大多时候都会被拒绝,新加坡人认为,工作往来应该通过邮件,他们并不用微信。
投资人之间也会有摩擦。李明达说,新加坡投资人对中国公司非常感兴趣。中国市场广阔,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领先世界,也有大量先进的科技创新公司和新兴消费品牌,都是新加坡投资人想学习的地方。
他们想交流,但又怕交流,不愿意共享数据与信息。“新加坡人做事比较一板一眼,他们觉得中国人有的时候不讲武德”。
中国投资人除了看公司的财务数据和报表,还会去深入调研,实地了解行业的真实情况,大多数投资机构会把投资人按照不同行业来分组,让投资人能够深耕行业。但是新加坡的投资人不会这样做,他们不分行业,只看数据。
新加坡的VC(风险投资)圈里聚集了来自美国、欧洲、日韩、中国的各路投资人,但他们之间又存在博弈。例如,日韩投资人不看中国人的创业项目,中国的投资人也不愿意和他们合作投资;新加坡本地公司更愿意接近中国台湾的投资人,觉得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投资人“进攻性”太强。
一直以来,新加坡营商环境都是典范,世界银行(World Bank)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新加坡在全球190个国家与地区中排名第二,与上一年相同,仅次于第一名的新西兰。
但是优秀的营商环境不代表对每个人都友好。很多人公司和投资人在新加坡都会遇到“水土不服”,到了文化更多元,营商环境还不如新加坡的东南亚其他国家,挑战更大。
新加坡能统筹东南亚?
不少中国公司看中新加坡,是认为新加坡还具备一个重要功能——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目前东南亚地区人口数量超过6.5亿,是除中国、印度之外人口最多的区域市场。
中国商人汪晓明在菲律宾有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他很早就决定要去新加坡开设办公室。2019年时,他曾去新加坡考察,还没等他决定是否要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新冠肺炎疫情就来了,出国变得麻烦。
到今年,他不想再耽误了。他认为,如果把东南亚看作一个国家,新加坡就是首都,整个东南亚的资金和人才都会向新加坡聚集。而且从新加坡去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尼都非常方便,相当于在中国不同城市间往返。
东南亚代表性科技公司是Grab,Grab相当于东南亚的滴滴+美团+支付宝,业务包含网约车、外卖、酒店预定和移动支付。这家公司是不少美国人和中国人试图了解的明星公司。
史军对Grab很熟悉,他认为Grab是典型的美式文化公司,创始团队大多毕业于哈佛大学。他认为这样的公司很适合来新加坡。
Grab成立于2012年,最早是一家马来西亚公司,主营业务是适合马来西亚本地习惯的摩托车约车服务,后来发展到网约车以及其他业务。2014年,Grab获得淡马锡投资,将总部搬到新加坡。淡马锡是新加坡国有控股的投资机构,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投资,将优秀的企业吸收进来,再推向全球。
目前Grab的业务覆蓋了东南亚八个国家。但并不是简单的业务复制、扩张。在不同的国家,Grab的管理团队都是独立的,不受新加坡总部的直接管理,每个区域都有本地的CEO。“因为东南亚各个国家的监管政策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家公司,也无法统一管理。”李明达说。
史军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把新加坡的业务模式直接辐射到东南亚,“不切实际”。
史军提到,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市场和业务各具特点,在其他国家不宜完全照搬在新加坡拓展业务的模式,需要在本地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产品和服务。
一位在东南亚发展业务的中国公司高管提到,新加坡人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人完全不一样,在新加坡,上班族几乎每天都西装革履,但是到了越南、柬埔寨,“他们看见你穿西装,都不想跟你交流,那边会更接地气一点,去那边出差我们都会尽量穿得随意一点”。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