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针对六个国家的调查发现:在东盟地区,大多数企业都积极公布了气候变化报告,但要使披露保持一致,各国还须要做很多工作。
最近,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共同开展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该研究首次阐明了东盟地区的企业在气候报告方面是如何履行义务的。
该研究对六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排名前100的大型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2020年和2021年里,有70%(420家公司)的企业都公布了与气候相关的披露报告。对此,《东盟气候报告:企业实践情况》(Climate Reporting in ASEAN: State of Corporate Practices)从报告方法、重要性原则、风险和机会、治理、战略、目标和治理成效这几个方面分析了这420家企业的报告情况。
以下是该报告的重要发现:
大多数公司(84%)报告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重大主题,但只有四分之一(26%)的企业提到了与气候风险策略相关的长期因素;
62%的公司公布了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各国在这方面的披露差异广大,少至越南5%的公司进行这方面的披露,多至菲律宾的80%);
大多数企业(56%)从气候问题中发现了机遇,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47%)公布了如何降低气候风险的计划;
四分之三(74%)的公司公布了与气候相关的绩效指标,但46%的公司并未公布他们如何讨论设立目标;
三分之二(68%)的企业将气候责任分配给一个小组委员会,8%的企业将管理者的薪酬与气候指标挂钩。
气候报告方面的发现:
绝大多数公司(85%)使用了GRI标准,各国情况各不相同,新加坡为99%,而越南为65%;
这六个国家在公布报告方面很少使用其他框架:19%使用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标准, 16%使用IIRC(国际综合报告理事会)标准, 14%使用SASB(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
这六个国家有76%的企业报告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其中泰国(95%)和印度尼西亚(93%)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扫码获取研究报告英文版
扫码获取
东盟地区GRI负责人Allinnettes Adigue博士表示:“东南亚地区非常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要采取更多行动,确保各个国家和企业都能制定有效的方式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例如减少碳排放的计划。令人鼓舞的是,我们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东南亚地区有许多企业都积极公布了与气候相关的报告——虽然他们还有很多进步空间。”
“85%的公司都依照GRI标准公布了气候信息,这表明建立一个稳健、全球适用的报告框架非常重要。未来,我们将加强与东盟企业和利益攸关方的交流,让各国在气候报告方面保持一致,这也是我们在减缓气候影响方面的一部分责任。”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CGS)所长卢耀群(Lawrence Loh)教授也表示:“高效的气候报告是全球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各国在气候报告中保持更多一致也可以给予投资者更多信心,帮助企业在运营中实现可持续。我们认为,这对东盟地区的大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文章英文版首发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官网BIZBeat
原文标题为ASEAN companies get serious about climate change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