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揭露新加坡最真实一面:印度人口蹿升,华人就业难

2022-09-03     缘分     12361

华人揭露新加坡最真实一面:印度人口蹿升,华人就业难1 新加坡刚独立时,华人占总人口的95%,今天华人仅占70%,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新加坡华人担心说,长期以往,恐会国将不国。

新加坡华人占比下降有内外两大诱因:第一点是富裕国家的人都不怎么愿意生小孩,新加坡华人也如此,低生育率的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点是主因,2005年新加坡和印度签订了一个人才引进协议,只要是高水平的印度精英均可来新加坡定居、移民。

这条政策一出,印度精英犹如潮水般涌入新加坡,印度人占比从原来不足2%蹿升到现在的10%。

这些印度人都是国内的学霸,不少还有欧美名校的留学经历,他们在印度找不到工作,欧美又留不下来,于是新加坡成了印度精英首选移民地。

华人揭露新加坡最真实一面:印度人口蹿升,华人就业难

印度人的到来,严重侵蚀了新加坡华人的就业。

与新加坡华人相比,印度人有两大优势:第一,工资便宜,给70%的钱干100%的活儿;第二,素质高,他们可是在13亿印度人中选出来的精英,素质完爆大部分新加坡华人。

如果你是新加坡的老板,你会雇佣华人还是印度人?

如今,新加坡著名的樟宜工业园已变成了“小印度”,工业园内没有华人居住,全是印度人。

街道也变成了印度风格,在这里你能吃到最地道的印度手抓饭、咖喱和小吃;体验到印度式理发,剪完头还帮你按摩一下;这里甚至建起了印度教的寺庙,方便信徒祈福。

一位留学生和我说,她在新加坡5年,只去过一次“小印度”就不敢去了,总感觉那里的人看她眼神怪怪的。

华人揭露新加坡最真实一面:印度人口蹿升,华人就业难

这些印度精英抢占了新加坡的高薪就业机会,比如金融、AI、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基本是印度人的天下。

一般没什么学历、技能的华人沦为外卖员和计程车司机。一位华人自嘲说,别的发达国家的移民都是做本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们是倒过来了,本国人去做本国人不愿做的工作,好工作让给印度人。

这种失落感在老一代心中并不强烈,他们年轻时吃过苦,能有现在的生活感觉很幸福。

但年轻的华人则有深深的失落感,他们自小生活富裕,衣食无忧,长大后发现好工作全被印度人占了,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前几年,有个20多岁的无业青年在推特上发了几句攻击李显龙的话,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全是李氏父子的责任。

李显龙看后很生气,以诽谤罪起诉无业青年,后者被判了好几年监禁。

华人揭露新加坡最真实一面:印度人口蹿升,华人就业难

为何李氏父子宁愿牺牲华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引进印度人?

这与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有关。

2 作为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几乎是靠一己之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了一座花园城市。新加坡社会方方面面都留有李光耀的印记。

比如,对待印度移民问题上,华人不欢迎移民,认为他们抢走了高薪工作,但李光耀一意孤行坚持引进印度移民。

他的观点是,新加坡是一座毫无资源的小岛,唯一的财富是人才,仅仅靠新加坡本土的华人培养不出足够多的人才。

为了保持新加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从国外引进高级人才。换句话说,李光耀搞这么多印度移民进来,是为了保证新加坡的长期繁荣。

新加坡华人并不买账。他们反驳说,我们新加坡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港口,欧洲、中东到东亚的航线全要路过新加坡,这些大船停靠,难道不赚钱吗?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加坡人靠海吃海,港口就是新加坡最大的资源。

华人揭露新加坡最真实一面:印度人口蹿升,华人就业难

新加坡仅600万人不到,一个全世界最优良的港口肯定足以养活全岛人。那为什么李光耀还要一意孤行引进移民?这跟他内心一个说不出口的担忧有关。

李光耀说不出口的担忧是“大中华思想”。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华人在李光耀眼里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时时刻刻想念自己的祖国。

中国经济落后时,他倒不是很担心,中国经济腾飞后,这种担忧与日俱增。他害怕华人激发出的“大中华热情”会让新加坡失去独立,重归中华大家庭。

为了抵消“大中华思想”,李光耀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构成一种微妙的平衡,降低华人在社会事务中的发言权,形成一种新的“新加坡价值观”。

新加坡价值观要求华人忘掉自己的祖国,强调自力更生。

这或许是李光耀积极引进印度移民的根本原因。如果新加坡重归大中华,历史会如何评判李光耀呢?

他可能被描述成一位分离主义者,他一生的事业将被否定。这样的盖棺定论,李光耀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3 新加坡在国人眼中是个发达的国家,城市美丽如花园,人均收入是国内的五六倍,物价却和国内持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