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2022-11-24     缘分     14623

南归与Charley都提到,为了省钱,他们会去食阁解决吃饭问题。

新加坡的食阁类似于社区食堂,通常建立在政府承建的组屋附近,价格实惠,如果单纯为了饱腹,5新币(约26人民币)就足够。

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新加坡食阁里的食物价格实惠

烧鸭饭、海南鸡饭……食阁里的食物虽然大同小异,但对中国胃算得上友好,“已经不错了”,南归说:“我听从欧美过来的同学都吃得十分开心。”

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与工作绑定的签证

身居异国他乡,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又多了几重。

Charley在新加坡读书时学的专业是人工智能,求职时转向了算法方向。不久前,他拿到了互联网大厂Shopee的offer,然而,还没等到入职,裁员风波就来了。

他原本获得的EP也随之撤销。

EP(Employment Pass)是新加坡政府给外国专业人员提供的最高级别工作签证,要求持签证者每月薪资不得低于5000新币(约25650人民币)。EP与工作直接挂钩,签证上会标注雇主的名字,一旦失去这份工作,EP就会被撤回。

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EP是新加坡人力部给外国专业人员发放的准证,针对申请赴新加坡从事高层次管理或技术工作的人士,即国内的“金领”

Charley现在手上拿的临时签证只能让他在新加坡待到11月30日,也就是说,他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必须找到承诺提供签证的工作,否则就只能离开。

新加坡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外国人想找到一份高薪且承诺提供EP的工作并不容易。Offer被毁约后,Charley找工作的过程也几经周折,好不容易遇到不错的工作岗位,对方公司却表示无法提供EP。

而从明年9月起,新加坡将进一步严格对EP候选人的审核,除了满足5000新币的工资门槛之外,新加坡政府还将按照候选人的薪资、学历、企业员工国籍多元化、本地员工数量四个维度进行打分,40分以上的候选人才有资格申请。

例如,如果申请人的月薪超过了90%的同行、同龄人,就能拿到20分,65%-90%之间的计10分,少于65%的则计0分。

总的来说,工资越高、毕业院校越优秀、企业员工国籍越多元,本地员工占比越大的雇员与雇主更有可能成功申请EP。这意味着,像Shopee这样以华人员工为主的公司,未来录用中国人的难度会增大。

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Shopee曾是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电商平台

那些带着高学历与技术来到新加坡的外国人,必须成为“人中龙凤”,才能留在当地工作。

相比之下,新加坡本地的年轻人就要轻松许多,Charley说,他曾经在面试时认识了一位新加坡人,过几天再联系他时,发现他已经迅速入职一家银行,薪资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但胜在工作稳定且前景光明。

想在新加坡获得较好的发展,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成为永久居民(PR)才是大多数赴坡打工人的真正追求。

按照政策,只要手持EP签证并工作满6个月,就可以向新加坡移民局申请PR。南归在满足条件后,便立刻提交了申请,结果迅速被拒绝了。

在新加坡申请PR门槛不高,但整个审核过程就如黑箱,外面的人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够到那个标准。

疫情期间,新加坡的人口一度大量流失,不过在宣布常态化后,又很快出现回流,根据新加坡官方发布的《2022年人口简报》,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人口同比增长3.4%,其中永久居民人口增长6.3%。

“大家都来了,这里不缺人。”南归说。

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行人

没有拿到PR,意味着在新加坡的生活处处都是枷锁,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房子。工签持有者不能申请价格低廉的组屋,只能购买昂贵的私人公寓,还需支付一笔税率高达34%的印花税,而以永久居民身份买房,印花税只需9%。

在这轮房地产涨潮中“入股”新加坡的外国富豪可能不在乎印花税,他们看中的是新加坡的未来。

但对普通人来说,每一笔因身份而额外承担的费用,都使得异乡生活多了几分苦涩。

Charley也想成为永久居民,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说他已计划好未来会一直生活在新加坡,他说:“拿到PR之后会有一条更广阔的出路,让我有更多希望。”

就像开矿一般,他们想为自己的人生凿出一块过去不曾存在的空间,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福利,更大的选择权。

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劈成两半的天花板

新加坡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这里鲜有绝对的贫困,但人与人之间难以弥合的差距依然存在。

新加坡已经不再适合中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