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私宅租金指数 升至1998年来最高
第一太平戴维斯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边境开放吸引更多外籍人士,加上海外学生回流,国人等待项目竣工时寻求临时住宿,第三季市区重建局有地和非有地私宅的租金指数环比增长8.6%,这是自2007年第三季之后的最高涨幅,也是连续第八个季度上涨。
第三季有地和非有地住宅租金指数达到1998年来最高水平,环比分别攀高10.9%和8.3%,租赁交易量达2万5382个,增长20.5%也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高。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边境开放吸引更多外籍人士,加上海外学生回流,国人等待项目竣工时寻求临时住宿,第三季市区重建局(URA)有地和非有地私宅的租金指数环比增长8.6%,这是自2007年第三季之后的最高涨幅,也是连续第八个季度上涨。
有地房地产租金上涨10.9%至121.1,是市建局1998年第四季公布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上涨幅度大可能是因为外籍人士家庭或是高净值人士的涌入。
非有地私宅租金整体在第三季起8.3%。租金最高增幅来自其他中央区(RCR)的中档私宅,达9.6%,接着是中央区以外(OCR)的大众私宅和核心中央区(CCR)的高档私宅,租金分别涨8.8%和7%。
非有地私宅的租金指数也是创下新高。由于私宅租赁的需求强劲,核心中央区租金可能超乎许多租客的预算,因此转向租住中档和大众化私宅。利率高企,也导致屋主提高租金以应付上涨的每月供款。
出租量方面,经过三个季度的下跌后,租赁合同的成交量在第三季回弹,环比增加20.5%至2万5382项交易,增幅是2020年第三季以来的新高。不过,租赁成交量仍比去年同期低6.5%。
出租量增加,主要是有地私宅47.6%升幅的带动,从第二季的1228笔交易,增至1812项。非有地私宅的租赁成交量也有显著升幅,达18.8%至2万3570项,所有区域的租金都呈双位数增长。
其他中央区因为有几个较大的项目落成,因此租赁交易量最多,达8280项,环比增加23.5%。核心中央区和中央区以外的非有地私宅租赁交易量则分别上涨18%和15.2%至6918和8372项。
非有地私宅租赁交易最大的两个房地产项目,英雅苑(Park Colonial)和尚景苑(Stirling Residences)都位于其他中央区内的新落成项目。尚景苑的租金中位数是第三季最高的,每月每平方英尺达6.93元,高过核心中央区内的滨海舫(The [email protected] Bay)的6.24元和滨海盛景豪园(Marina One Residences)的6.64元。
报告指,随着更多的项目供应以及需求趋缓,2023年非有地私宅的空置率会超过6%,这将使租客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但根据过往的趋势,租金往往贴近先前设定的水平,除非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否则租金下调的幅度不会接近上调的速度。
黑白洋房需求殷切 过去半年租金强劲上涨
靠近园艺园林的康华路5号黑白洋房以2万8318元的月租出租,在过去六个月签约的交易当中月租最高。
(龙国雄摄)
合登集团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日前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黑白洋房过去六个月来租金估计上涨10%至20%,这跟全岛独立式洋房租金走高的情况一致。
我国黑白洋房这几年需求殷切,房地产人士受询时估计,这类房屋的租用率近几年已进一步攀高,过去六个月租金强劲上涨。
合登集团高级研究主管李思德日前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黑白洋房过去六个月来租金估计上涨10%至20%,这跟全岛独立式洋房租金走高的情况一致。他说,黑白洋房目前每月的租金,有可能超过2万元。“它们通常受到外侨或外籍人士(expatriates)的青睐。”
合登集团研究部汇编的资料显示,过去六个月租金最高的黑白洋房分别是:康华路5号(5 Cornwall Road),2万8318元;马康路5号(5 Malcolm Road),2万8169元;以及柏莎路5号(5 Berkshire Road),2万6889元。它们都是在我国边境4月重新开放后签订的租约。
这三幢黑白洋房的建筑面积介于4800多到7600多平方英尺,占地面积则介于3万到4万8000多平方英尺,当中最大的是马康路5号。
黑白洋房是英殖民时期建造的有地洋房,目前全岛约有500幢,是国有资产,由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管理,只用于出租,因建筑设计、土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一直受到追捧。
ERA产业研究与咨询部主管麦俊荣指出,黑白洋房通常并不靠近市镇中心或地铁站,它们的地点和面积大小各有不同,屋子越大租金越高。
房地产分析师王伽胜受访时则指出,黑白洋房这些年来一般都享有强韧的租用需求。租用率视不同季节或季度而波动,估计自2015年以来空置率只有8%,意即每年平均租用率约92%。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