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虽然被人背叛,但中国一直保持理性克制的态度,直到越南变本加厉,对我国边境进行一系列的挑衅行为,国家领土主权遭受威胁,再加上中国盟友柬埔寨深陷囫囵,我国再也忍无可忍。
1978年12月8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对越反击作战的命令,并任命许世友为西线指挥,而杨得志为东线指挥,奔赴前线指挥作战。
图源网络
彼时,不少国家都在冷眼旁观,等著这“一出好戏”,尤其是苏联,不仅在暗地里给越南提供军事援助,而且在敏感区频繁开展军事演练,妄图震慑中国。
邓小平清楚意识到,这不单单是中越矛盾激化,也是中苏两国之间的对峙。因此,才会有十万解放军,以及700多架飞机与120艘舰艇同时出动的大场面。
短短半个月时间,中国解放军长驱直入,攻占越南的清水、高平等地,直逼越南的首都城市。达到保卫我国边境安全的预期效果后,我军果断撤军,以胜利之势结束战斗。
图源网络
不过,这场速战速决的反击战,却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不仅让那些不相信的人对中国有了敬畏之心,也让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预言成真。
原来,早在对越反击战开始前,邓小平出访美国等国家,其中就有被称为“新起之秀”的新加坡。
新加坡崛起的关键人物
李光耀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却泪流满面,声称:“我的人生中唯有两次感到悲伤的时刻,一次是现在,一次是母亲去世。”
他之所以会有如此意外的反应,是因为见证了新加坡的独立与发展。
左二李光耀
1923年9月,李光耀出生。祖籍是在广东梅州市,但曾祖父旅居新加坡,此后全家则定居于此,经商发家,是新加坡知名的橡胶世家。
不过,他没有向家中族老期盼的那般,走上从商道路,而是刻苦钻研功课。当时,祖父李云龙颇为崇拜西洋文化,对他说:“读万卷书,如同走万里路。倘若能有所成就,必将光宗耀祖。”
李光耀
很快,李光耀转入古楼英文学校读书,成绩斐然,而后考入当地顶尖英校——莱佛士学院进行深造,到最后还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致使新加坡深陷战火之中。因此,李光耀根本无法继续学业,只能在家躲避祸事。
或许是见到了许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底层人民,他的思想也在悄然发生著变化。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前往伦敦求学,并联合马来西亚留学生,成立“反殖民主义”的组织。
李光耀
因为李光耀悲悯他人的同情心,才拓宽了政治生涯的道路。在留学回到新加坡后,他代表工会,成立人民行动党,宣布脱离殖民统治,并建立一个新马两地的独立国家。
要知道,新加坡只是一个缺乏经济发展与安全屏障的弹丸国家,而且深受英国殖民主义侵害,公然宣布独立的困难堪比登天。但李光耀早已经做好准备,选择与马来西亚合并为马来西亚联邦。
图源网络
1963年9月,由他一手斡旋并成功的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立,而他也顺理成章地当选新加坡总理。从此以后,新加坡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一度有“亚洲四小龙”之称。
不仅国内发展一跃排在世界各国的前列,新加坡的外交关系也是拿捏得恰当好处。
因为李光耀颇有大局意识,早在1976年就曾到访毛主席,建立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他还在书中说道:
李光耀
“5000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只有中央强大,国家才能安全;中央软弱则意味着混乱和动荡。每个中国人都理解这一点,这也是中国人的根本原则。西方一些人希望中国变成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但这不会发生。”
正因为李光耀有对中国的正确态度,才能领会邓小平访问时所发表的谈话。
访问奠定两国友好关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