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今天,我想大家都会去思考:为什么明明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却依旧没有这么的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地区会拥有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和方言,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各国的语言都有所不同,在放眼到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依旧存在多种方言影响下的沟通困难。今天我们以新加坡为例,来讨论一下在地球村这个大环境下,未来语言发展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国家对于语言的重视与规范程度。自1955年起,我国制定标准后向全国推广普通话,而从我国的语音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依旧是在维系普通话的全面普及与地方特色方言的和谐发展。但有的国家对于语言的把握是较为严格和专制。
以乌克兰为例,在1654年乌克兰与俄国斯签订协议,两国正式合并。合并之后过了三百多年,因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原因,早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而后乌克兰更是禁止所有的乌克兰人在公共场所说俄语,必须说乌语,虽然这方法看上去十分强硬,但在国家独立面前,只能用这样的强硬方法来进行语言的统一。
而这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乌克兰存在过这样的问题,东南亚国家新加坡也存在过类似的问题。
新加坡
说起新加坡大家最能联想的人物肯定是新加坡之父李光耀,而最能联想到的词汇肯定是“华人的天堂”
也确实如此,截止2019年的数据来看,新加坡的总人口达到570万,而其中华人占据了74%,剩下的就是马来族和印度欧亚混血等公民。
但十分有趣的是,作为华人比列占据七成的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并不是汉语。
新加坡最高领导人,有着新加坡之父称号的李光耀将英语作为他们的第一语言同时也是官方语言。
不仅如此,李光耀还减少学校的汉语教学,将英语普及到新加坡,了解历史的都知道虽然李光耀的国籍是新加坡,但是他的祖籍是广东省,而且李光耀身边大多数也都是华人,那为什么李光耀在新加坡宣布独立之后要将英语视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及第一语言呢?其中又有怎样的深意?
李光耀
新加坡的历史
从新加坡的历史说起,新加坡在1824年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作为英国在东南亚建立起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时隔二十多年后,1941年的12月,日本出其不意直接对新加坡发动战争,而当时的英军也大大低估了日军的作战能力。
次年二月,新加坡被日本接管,将新加坡改为昭南岛。
日本随后还发起复仇行动,抓走两万余人,绝大多数被处以枪杀,剩余被送往泰国做苦工。
经历了3年多的苦难遭遇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总算给新加坡带来了希望的曙光,1945年英军再次来到了新加坡,第二年新加坡成为了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而在1959年新加坡又进一步取得了自治地区,还举行了第一次大选,也是在这次选举当中,李光耀担任了新加坡的首任总理。
李光耀
在1963年9月,新加坡再次脱离英国的统治,加入马来西亚。
但在合并之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中央政府对于治理国家和政治经济上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因为新加坡的华人居多,而观念也是以和为贵,但马来人却主张马来人至上,导致两地的观念发生极大的冲突。
当时马来西亚也害怕华人会占据主流,领导他们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地位,于是投票将新加坡逐出了联邦。
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独立,成为了一个主权民主的国家,在同年的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了共和国,而李光耀成为了政府总理。
新加坡的语言
在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的几天后,中华总商会派代表曾与李光耀会面,中方表示,希望新加坡能将汉语华文作为第一语言和官方语言。
但李光耀直接拒绝了这一请求,李光耀认为如果将华文作为新加坡的第一语言和官方语言,新加坡将,会难以生存。
李光耀
这是李光耀在2004年11月25日的国会辩论言演说上提及的观点,在1966年新加坡开始推行了双语政策,但英语依旧是他们的第一语言和官方语言,而当时李光耀也表示为了语言的文化传承性,新加坡人也必须学会母语作为第二语言,其中的母语包括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即印度语)三种语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