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世後,謝蕊全卸下教職,當起全職爸爸,打破「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他希望見證並參與女兒成長的「里程碑」,在教育上,也跟太太的嚴厲相反,會放柔身段,以父親的視角培養跟女兒的感情和默契。
每天早上,新加坡男子謝蕊全(32歲)都會帶著15個月大的女兒到戶外晨運,曬曬陽光。下午,他會給女兒講故事、唱兒歌,傍晚到公園騎腳踏車,然後一起接太太下班。給女兒喂奶換尿片,也是他一手包辦。
這是謝蕊全這名全職爸爸的日常。女兒出生後,他就決定放棄工作,全身投入家庭當起奶爸。他說:「我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她一天天長大,每一個階段都是『里程碑』,我想見證和參與其中。我是家中獨子,從小就了解父母在家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多大影響。現在我成為父親,覺得親力親為照顧孩子是應該的。」
全職爸爸謝蕊全到戶外騎腳踏車時,會帶著15個月大的女兒。(受訪者提供)
身為全職爸爸、家庭煮夫,難免會面對世俗的眼光,有朋友對謝蕊全的決定感到好奇與不解,但他認為親子時光寶貴,不容錯過。女兒早上睡醒後露出的微笑,踏出第一步學會走路的跌撞,這些生活點滴看似平凡,卻讓謝蕊全覺得很有意義。
在社媒分享親子互動
為更好地記錄這些美好時光,也為了跟其他為人父母者分享交流育兒經,謝蕊全以@growwithagnes為帳號,開通不同社交媒體平台如YouTube、TikTok、Instagram等,上載照片和視頻。網際網路上的親子互動內容不勝枚舉,但從爸爸視角出發的較少,像謝蕊全這種顛覆「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的新手爸爸,更屬少數。
謝蕊全喜歡戶外運動,經常帶著女兒去騎腳踏車、游泳、踏青。他把父女歡樂相處的日常放上網,有時還會剪輯成趣味視頻。比如世界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在新加坡舉行期間,他拍攝女兒開小玩具車的畫面,剪輯成賽車手備戰過程。他笑說:「我蠻有幽默感的,女兒也是個開心果,拍攝內容因此比較輕鬆好玩。」
謝蕊全打理家務,也鼓勵女兒一起「做家務」。(受訪者提供)
其他上載的內容屬知識分享,如:嬰兒主導式斷奶(baby led weaning)、嬰兒口腔健康護理等。
父親投入家庭好處多
有越來越多男性選擇走入家庭,當起全職爸爸。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研究顯示,父親積極投入家庭,對孩子的整體身心健康有正面作用,好處不少。
在傳統既定印象中,父親形象總是嚴肅的,不苟言笑,與母親柔和的教育方式不同。謝蕊全說,在這點上,他和太太也「反其道而行」:太太比較嚴厲,他則屬柔和派,認為與孩子培養感情和默契比較重要。
作為新手爸爸,謝蕊全形容自己在邊做邊學,他說:「我之前從事教育工作,現在帶孩子,會參考不同育兒專家的做法。比如我會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具教育性遊戲,寓教於樂。」
據謝蕊全觀察,女兒性格外向,動作技能(motor skills)發展良好。「這可能和我們經常外出活動有關,我也會根據她不同的成長階段,選擇適合她的玩具。」近期,他特地選購了適合幼兒的小提琴、鋼琴和玩具車給女兒,而女兒也特別喜歡「開」著小車玩耍。
謝蕊全說:「女兒長大後或許不會記得爸爸給她換過多少尿片,但會記得爸爸溫暖的懷抱。這也會影響她日後的擇偶條件,以及對另一半的看法和要求。就像我到現在都忘不了和父親在一起的溫馨時刻。小時候父母帶我出國,天氣很冷,爸爸給我穿上他的外套。那一刻的溫暖,我至今難忘。」
全職爸爸需要親友支持
無論是全職爸爸還是全職媽媽,要全天候打理家中大小事務,還得養兒育女,並非易事。除了體力和精神的付出,也要另一半和親友的支持。
謝蕊全根據女兒成長的不同階段,給她選擇合適的玩具。(受訪者提供)
謝蕊全說:「我和太太很重視家庭生活,希望生育更多孩子。未來,我希望能在每個孩子年幼時,都能花時間陪伴他們成長,這點也得到太太的支持。」
要實現全職爸爸夢,謝蕊全坦言需要有更好的財務規劃。目前,他正嘗試開設電商平台,售賣兒童玩具;待女兒18個月大上託兒所後,他也許才會考慮重返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