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免費!新加坡美術館開幕展!一起探討AI時代人類身份

2023-10-01

人工智慧(AI)滲透到日常生活,新加坡美術館以「人工智慧引起的身份認同與真實性考驗」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展出活動,包含了全球各地藝術家們用錄像裝置展示的作品。

探討21世紀真實與合成身份

新加坡藝術家傅秀璇的錄像《早安,青春軀體》記錄了年輕人在網上接觸到的不同的人以及所遇到各種遭遇,也回顧了自身青春期,並在作品中自己出演一名12歲電視演員,創造出稱為「怡晴」人物的深偽形象。

另一名新加坡藝術家洪松明的《賈斯汀》也是美術館新增藏品。洪松明把一段錄音中的某個元素拷貝到了另一段錄音,以此塑造了一個虛擬的音樂人身份。他用三個月時間學會流行歌手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的簽名,最終在一張海報上偽造了這位歌手的簽名。偽造的簽名和明星的都在考驗著觀眾對於所謂「真實」的判斷。

旅居巴黎的比利時-美國藝術家塞西爾·B·埃文斯(Cécile B. Evans)的錄像裝置《網絡連結,或不曾發生》,由一位去世不久的演員PHIL的失敗生成圖像 (failed CGI)敘述,觀察一群數碼人物——生成的鬼魂、一個垃圾郵件機器人,以及一位全息投影中的流行歌星追尋永生的定義,試圖理解何謂數碼個體的「死亡」。

對塞西爾·B·埃文斯的作品有興趣的夥伴們也可以到奎因街 (Queen Street)的圍牆上欣賞他的作品。

克里斯多福·庫倫朱·托馬斯(Christopher Kulendran Thomas)及安妮卡·庫爾曼(Annika Kuhlmann)的錄像裝置《作為人類》是一場展中展。通過探討啟蒙時代的人文主義作為全球當代藝術和國際人權法律的共同基礎,《作為人類》反思了個人真實性、集體主權,以及當機器可以完美模擬人類的理解和創造性表達時,何謂「人」的本質。該作品的錄像周圍的繪畫和雕塑是通過算法生成的,這些算法是從斯里蘭卡當代藝術家所收集到的數據創建的。

紐約藝術家威廉·威比(William Wiebe)的一系列圖像《莉莉》、《扎拉》、《艾莉卡》、《愛麗西亞》、《索詹》、《希拉》和《拉格達》,是整合從暗網獲得的護照與身份證的面部特徵,通過護照偽造者常用的面部變形技術,將之改造為臉書前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照片。

扎克·布拉斯(Zach Blas)和傑米瑪·懷曼(Jemima Wyman)的錄像作品《我是來學習的:))))))》重新引入了微軟在2016年創建的聊天機器人Tay,旨在審視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背後的政治和權力問題。Tay被塑造成一位19歲的美國千禧一代女性,上線的第一天就迅速模仿了情緒性與仇恨言論,結果僅存在一天就被終止。Tay以三維化身重新出現,探討了擁有身體後帶來的各種問題,並表達關於女性聊天機器人被剝削利用的看法。

這個為期5個月的展覽入場免費,趕緊和朋友們約起來吧!

確認身份:人工智慧引起的身份認同與真實性考驗

日期:2023年9月22日至2024年2月25日

地點:新加坡美術館 丹戎巴葛分銷園三樓展館


相关文章

  • 新航機票大跳水降價!✈️往返機票包到完S$148起,歐洲、紐西蘭、美國都能飛,年底不出去玩都不行~
  • 新加坡職場幸福度調查報告:壓力與機遇並存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搶到亂!新加坡近期超夯的毛絨玩具,三大品牌限時售賣,每個人瘋買🫢你集齊所有款式了嗎?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最後一公里配送大升級!新加坡擬強制新建築預留送貨區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 全球關稅戰影響下,新加坡一季度就業人數增長顯著放緩!就業市場新動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