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再接再厉,这次给您奉上Part II——公寓及有地房产篇。
公寓 Condominium
在新加坡,公寓是为高收入群体准备的住房种类,在购买时所需支付的首付比例比组屋高。
相比于组屋的100%租赁制,有些公寓的地产是永久性的。除此之外,公寓与组屋最大的区别便是公寓内的配套设施。
大多数的公寓都配有游泳池,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烧烤台以及保安等基础设施。而更高档的公寓可能还配有网球场,桑拿房,私人电梯等选择。另一方面,市场上也有少数不配有任何设施的公寓类住宿,一般被称为apartments。
在介绍私人公寓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种在组屋和私人公寓之间的房产种类——执行公寓。
EC执行共管公寓 Executive Condominium
示意图
EC是介于组屋和私人公寓之间的神奇存在。它在建造完毕的前十年里属于组屋,之后属于私人公寓,拥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EC的配置一般与私人公寓类似,每套房子都精装拎包入住,不像普通组屋那样需自己购买大量家私。
这个香饽饽不经常出现,对购买者的消费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首付一般比普通组屋要高,总售价高,能拿到的津贴也较少。而且大多数EC都不在地铁附近——大家普遍认为有能力购买EC的人一般也有能力买车,不差那挤地铁的钱。
特点
大概面积:98-112平方米
层数:1-2层不等
几厅几室:1厅2-5室不等
几个厕所:2-3个不等
几个主卧:1个
非公/居民购买条规:不可购买
旧屋转售条规:新屋住宿5年后可转售给新加坡公/居民;新屋住宿10年后可转售给外国人
转租条规:新屋住宿5年后可转租
房产制度:99年租赁房产
贷款途径:可用建屋局或银行贷款
家庭收入限制:夫妻与亲属合买——每月家庭收入不可超过$16,000新币
私人公寓 Condominium
私人公寓是永久居民和外国人在新加坡最容易置办的房产,不受身份限制,也不像有地房产一样需要通过更严格的评估过程。
近年来,很多开发商都在推出更小面积的公寓,以捕捉中产市场。但公众对这些“鞋盒公寓”(Shoebox Apartments)逐渐反感,促使政府细化了这方面的条规。新推出来的条规要求公寓把最小面积设定在35平方米以上,还按土地面积大小限制了每块地最高所能开发出来的房子数量。
35平方米这个数字听上去是不是有些耳熟?它也是二房式组屋的面积规格,只是两者在价钱上天差地别。
私人公寓有一个明显优势,便是更宽松的出租条规。相比于组屋的严格把控,公寓的出租条规只需保持在一栋房内最多六位住宿人即可[vi]。举个例子,如果你家里有两口人,那你可以出租给四个人。
特点
大概面积:35-1000平方米不等
层数:1-2层不等
几厅几室:1厅n室不等
几个厕所:1-n不等
几个主卧:0-n个不等
非公居民购买条规:可购买
旧屋转售条规:无条规
转租条规:可在任何时候转租
房产制度:30, 60, 99, 999, 999,999年租赁房产或永久地契
贷款途径:可用银行贷款
家庭收入限制:无限制
有地房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