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2024-07-16     静姝     9856

如今在新加坡如果只生一个孩子,家庭会获得2.4万新币的福利支持,注意:并非直接一次性全部到账,而是通过多次分批打款;或者通过儿童发展账户受益。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可是,24000的补贴…… 产检七七八八+不小心剖腹产+请个月嫂,一年就用光了……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来自某小红书网友的分享

三、我自己还是个宝宝呢!!!!!

1981-1996年一代的新加坡人,被称为千禧一代。

在网络一些询问80后的人当下生活状态的回答中,不少人觉得: “我认为我现在还是个孩子。”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这样的心态在80后心中都非常普遍,就更不用说90甚至00后了。

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再养好一个孩子??

没娃人士生活状态:泡吧、健身、刷剧、剧本杀

有娃人士生活状态:奶娃、哄娃、吼娃、换尿布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怎么选——人生苦短,自己都还没玩够,不生!

四、“恋人未满,朋友以上”,Situationship不香吗?

李光耀应该万万没想到,他寄希望的最后一条:接受同居文化,承认非婚生子女,在当下也彻底落空。 ——可以同居,但一样不想生。

新加坡如今流行的两性关系已经慢慢演变成了:

睡一起,但我们不是恋爱关系!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比起有承诺关系的恋人,有空吃个饭;有需求了睡个觉;第二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生活,更受当下年轻人的喜爱。

不仅如此,针对新加坡不断推出的催生优惠政策,还出现了另一种人群——搭伙买房的丁克夫妻。

2023年8月,新加坡新设“首次购房屋(家长与夫妻)”组别。这一组别在申购时有三次抽签机会!得房概率比其他组别大大提高!

这一组别的要求是:有至少一个18岁以及以下孩子的家庭,以及40岁及以下的夫妻。

这使得本地本着购房指标而去结婚的小夫妻增加。 但……就只是为了买个房子而已。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五、新加坡女性对另一半家庭付出要求更高

其实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不婚的很重要原因,就是不想变成母亲那样,为了家庭付出、在丈夫身边打转的女子。

四十年间,新加坡女性的平权意识,全世界瞩目!

这也直接导致了,她们不认同母辈围着家庭打转的传统“妻子”身份。她们认为婚姻生活绝不是男主外女主内,而是成本付出对半分。

甚至男性应该承担更多,毕竟女性在生育这件事情上的付出和面临的风险,天生就会比男人多得多!

不少新加坡女子认为:同龄男性在婚姻中承担不起丈夫的责任。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曾经新加坡的家长们还能在孩子的婚恋问题上催一催,而新加坡的姑娘们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催的。 中国催婚大军的最主要策略就是:

七大姑八大姨轮番轰炸——主打一个密集性轰炸

用成家立业的传统进行道德洗脑

营造一种,不结婚就被看不起、不生娃未来就很孤独的恐慌心态

“在新加坡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揭秘5个不生娃原因,李光耀担忧变成现实

但新加坡的年轻一代可不吃这一套。从小独立、自己赚钱自己足够花、新加坡人有独特的边界感,七大姑八大姨轮番催婚并不多见。

传统华人式家庭结构,骨子里却已经接近西方家庭平等的关系,催婚——也就真的只是形式上催一催,真正的管束力已相当弱。

李光耀多年前担忧正逐渐成为现实,政府不断推出的催生催育的政策,也阻止不了继续下滑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

继续放开新移民的准入,特别是有意愿生娃种族的移民、已有年幼宝宝的移民,似乎成了唯一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