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新加坡政策大改革,因为怕阶层固化,社会不稳

2024-08-21     静姝     9449

上周日(8月18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宣布的一系列改革,大家都看到了。

新加坡大改革!发失业补贴,30周带薪产假,取消GEP天才班!

简单说,比较重要的包括这么几条:

一、调整GEP高才班设计

二、提供失业补助,推出技能培训计划,协助失业者重返职场

三、提供全职培训津贴高达7万2000新元

四、降低育儿费用,最低每月仅3新元

五、在丹戎禺建组屋,建滨海东花园等

【独家解读】新加坡政策大改革,因为怕阶层固化,社会不稳

(2024年国庆群众大会,图源:MDDI)

这些政策和措施看起来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什么都有,但也好像互不相干。怎么回事?

然而,如果仔细审视,就不难发现,其实有一条很明显的线把它们串了起来。

这条线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着新加坡这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两千多年前,中国安徽有个地方,叫大泽乡。有个叫陈胜的屯长,带着九百戍卒前往渔阳,遇雨误期,按令当斩。陈胜与吴广讨论之后,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起义,成了亡秦的开始。

【独家解读】新加坡政策大改革,因为怕阶层固化,社会不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背后的逻辑,如果放在今天的社会,就是阶层固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配打洞,阶层一旦固化,身在社会中下层的人们就看不到希望。

这样的社会,长久以往,谈何稳定与和谐?没有稳定与和谐,谈何未来与发展?那么,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恐怕就不远了。

我不知道黄循财是否熟悉陈胜、吴广,但是从昨晚的致辞看来,他显然是知道秦朝灭亡的教训。

他英语致辞开宗明义就说:“我们必须让每个新加坡人都对将来感到有希望;所有公民,包括最弱势的群体,都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可以获得公平的机会,如果自己付出努力和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

他还说:“新加坡国家进步的好处,必须人人可以分享,而不仅仅由某些群体独享;我们必须让所有新加坡人得到提升,而不仅仅是少数人。”

在我看来,昨天国庆群众大会宣布的一系列措施,如果要浓缩成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让新加坡社会阶层活起来,避免进一步固化,避免富者恒富,贫者恒贫。

改革GEP高才班

“为何要改变精英治国制度?”

GEP高才班,民间称为“天才班”,创始于1984年。创办这个计划的初衷是,1%的天资异常高的学生,如果跟99%的主流同学在一起上课,可能觉得沉闷,无法发挥,而转而无心向学,所以把他们独立成班,因材施教。

但是,到了后来,这个制度被玩坏了。人们把它视为“名校中的名班”,比名校还名校。因此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尤其让孩子去上各种GEP备考班。本来是对天资高的学生的特殊安排,现在成了内卷的特殊安排,已经完全背离了初衷。

中国陪读妈妈大回流:新加坡教育的真实一面竟然这么糟糕!

而且,对这些刷题“考”进GEP的学生,并非好事。教育部已多次做出说明,如果孩子本身不属于这类天资特高的1%,勉强“考”进GEP班之后,会面对很大的压力,并且可能出现自我怀疑、丧失自信的问题。

【独家解读】新加坡政策大改革,因为怕阶层固化,社会不稳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什么人能让孩子参加各种GEP备考班?

当然是有经济能力的家庭。

你靠刷题、靠题海战术考进GEP,这么一来,就压缩了真正天资高、但是没经济能力备考的孩子的空间。

为了PSLE,妈妈逼我背字典

在这种人为的操作下,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这正是政府所要避免的。

GEP已经背离初心了,无论对孩子或是对社会都有害无益,GEP的改革其实已经不算及时了。

其他制度,例如DSA,富裕的家长把孩子送去上各种特长班,压缩普通家庭子弟进名校的机会,社会上就会逐渐形成“资源被富人垄断”的抱怨。如果按这样的趋势玩下去,迟早也要改革。

【独家解读】新加坡政策大改革,因为怕阶层固化,社会不稳

昨天头条文章有读者留言问,为何当年受益于精英制度的人要改变它?

我想,这些精英要改变的,并不是精英治国的制度,而是要改变精英世家垄断资源,形成阶级固化,影响社会发展的制度。

精英治国是肯定要的,但是精英不能总是来自某个社会群体。我在这篇文章曾经提过,新加坡现任内阁19人当中,11人来自所谓的“四大名校”。

这个现象不健康,内阁自己也知道。名校的发展当然有它的客观因素和必要性,但是,如果跟其他学校的差距不断拉大,对新加坡这个脆弱的社会将形成巨大的挑战。所以,过去这十多年,教育和社会政策在向其他学校倾斜,传统的名校与其他学校要相对均衡地发展。

除了GEP的改革,在其他领域也慢慢做出一些调整了,比如大学医学院、法学院,原本只收A 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的满分学生,这几年开始把一些名额让出来,留给非满分、但是其他领域表现同样优异的同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