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私宅销量超预期,相比10月份增长246%

2024-12-21     静姝     5984

Continuum 攀升至 2024 年 11 月表现第四佳的开发项目,受益于 Emerald of Katong 的溢出需求。尽管 Continuum 拥有永久产权,但其中几套单位的每平方英尺价格与 Emerald of Katong 相似或略高。

与此同时,Union Square Residences 的新私人住宅实现了每平方英尺 3,166 新元的中位数价格,此前一个令人鼓舞的发布周末售出了 75 套。该项目位置便利,靠近新加坡河沿岸充满活力的餐饮和娱乐场所的主要目的地,包括克拉码头和驳船码头。此外,它靠近市中心,也为未来的业主提供了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机会。

Emerald of Katong 重振 RCR 和第 15 区新私人住宅销售

到目前为止,其他中央区 (RCR) 是这三个地区中新房销量最高的地区,11 月份售出 1,570 套。另一方面,核心中央区 (CCR) 和中央区以外地区 (OCR) 分别售出 98 套和 885 套。

与 10 月(售出 247 套)相比,11 月 RCR 的新私人住宅销量大幅增长 535.6%,比上个月增长了五倍。

RCR 新私人住宅销量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 Emerald of Katong 对第 15 区早期推出项目的振兴作用。例子包括 Tembusu Grand 和 The Continuum——随着 Emerald of Katong 重新引起消费者对该地区的兴趣,这两者的销售量均出现反弹。

Tembusu Grand 于 2023 年 4 月推出,11 月售出 53 套,是 10 月售出的 26 套的两倍。同样,The Continuum 的销量在 11 月飙升至 131 套,较 10 月售出的 8 套大幅增加。

这一结果也可能是由于 Emerald of Katong 的超额认购所致。无法获得靠前投票号码或所需单位的买家最终可能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第 15 区的其他开发项目上。

政府共管公寓EC

11月新私宅销量超预期,相比10月份增长246%

在行政公寓 (EC) 领域,随着 Novo Place 的推出,EC 的销量同样从 10 月份的 28 套飙升至 11 月份的 334 套,这为 EC 买家提供了自今年 1 月推出 Lumina Grand 以来的新选择。

在推出的周末,Novo Place 的认购率达到 57%,共售出 504 套中的 291 套。这一强劲表现部分归功于 Novo Place 的便利性。与其他尚有存量的 EC 不同,Novo Place 距离未来的 Tengah Park 地铁站仅几步之遥——对于通常位于较偏远地区的 EC 开发项目来说,这是一种罕见的便利。第二次认购配额在推出时已达到,并将于 12 月重新开放抽签,预计这将促进 Novo Place 的销售。

此外,Novo Place 的强劲表现也激发了人们对类似产品的兴趣,从而推动了早期 EC 项目的销售。例如,Lumina Grand 和 North Gaia 11 月份分别售出 19 套,而 10 月份售出 11 套和 13 套。

买家概况

图 1:除 EC 外所有新非有地住宅的买家概况

11月新私宅销量超预期,相比10月份增长246%

尽管整体新非有地私人住宅销售(不包括 EC)大幅增长,但外国人需求仍保持平稳,这主要是由于惩罚性的额外买家印花税。外国买家仅占 25 笔交易。

另一方面,新加坡永久居民 (PR) 的买家活动明显增加。PR 买家数量从 10 月份的62 人激增至 11 月份的 175 人,绝对数量增长了两倍多

与此同时,新加坡居民在11 月份继续主导市场,占 2,353 名买家,占当月所有交易的 92.2%

豪华物业(非有地住宅,价值 500 万新元及以上)

2024 年 11 月,共有 11 套售价为 500 万新元及以上的豪宅成交。此外,当月成交的豪宅中有 63% 的价格在 500 万新元至 600 万新元之间。最高价的交易是位于 Gilstead 32 号的一套面积为 4,209 平方英尺的公寓,由一名新加坡永久居民以 1,440 万新元(每平方英尺 3,431 新元)的价格购买。

图 2:500 万新元及以上房屋交易的买家概况

11月新私宅销量超预期,相比10月份增长246%

未来几个月新私人住宅市场前景如何?

尽管最近的降息和更为积极的经济前景为新楼盘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特朗普即将上任以及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仍可能阻碍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因此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ERA 对新加坡 2025 年的住宅市场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强劲的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持下,新加坡可能会在潜在的风暴条件下巩固其作为“安全港”的地位。这反过来可能会增强买家信心,并在面临全球经济挑战的情况下刺激对新私人住宅的需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