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2024-12-22     静姝     4493

2019年12月26日全球城市实验室根据世界各国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商业环境、基础设施、生活质量、国际声誉、发展潜力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分布了一份全球城市五百强榜单。此后每年都会根据各个城市的变化情况发布新的榜单。在目前最新的榜单上排名第三位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领土面积只有近730平方公里、领海面积只有1047平方公里的城邦国家。截至2022年新加坡的人口只有500多万。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可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国的经济总量却高达4668亿美元。这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3位。请注意这是把新加坡当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比较的结果,可新加坡的体量要比其他国家小得多。如果把新加坡当成一个城市与世界各国其他城市比较,那么其GDP总量能排在全球第八位。至于新加坡的人均GDP更是排在全球第5位。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地马六甲海峡。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历史上新加坡曾先后被室利佛逝王朝、马来柔佛王国统治过。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印度洋和地中海成功连通。这也使马六甲海峡这个咽喉要道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加坡从此逐渐成长为一个国际贸易航线枢纽。到19世纪末新加坡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新加坡的贸易增长了八倍。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英国为促进当地的开发建设大力吸引外来移民以充实新加坡的劳动力。新加坡的土著民族主要是马来人,然而在英国殖民时期大量华人和印度人涌入新加坡,同时也出现了来自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与华人、马来人、印度人通婚的现象,由此形成了如今新加坡的华裔、马来裔、印度裔、欧亚混血裔四大族群。二战期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后英国恢复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1963年9月新加坡与马来亚、沙巴、砂拉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奉行马来人至上的马来西亚踢出联邦被迫独立。新加坡独立后完善了自己的港口配套设施从而能为过往船只提供更好的服务。新加坡靠着国际自由港的优势和国际一流的服务为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转口贸易的平台。这使新加坡得以坐地生财发家致富。如今新加坡通过200多条航线连接着世界600多个港口。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位于新加坡南岛的新加坡港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港口。每年超过三千万标准箱的货物在这里中转都会给新加坡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收入。马六甲海峡还是事关国际能源安全的重要通道:中、日、韩等东亚国家从中东进口石油、天然气几乎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的石化产业也依托于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得以发展起来。如今新加坡作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港口之一拥有东南亚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口。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日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正是这一波产业转移成就了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奇迹。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抓住全球产业链转移的历史机遇结合新加坡自身特点确定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新加坡开始大力发展航运、电子、金融、石化等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1961年新加坡政府为加快工业化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创建了裕廊工业区。该区的面积为70平方公里,包含了来自各地的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将新加坡东北部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岛和毛广岛等划为港口和重工业区;中部地区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新加坡在国家制度设计层面是一个高度效仿西方制度体系的国家,但与此同时新加坡同样珍视传统的东方文化。

盘点世界主要大都市之新加坡篇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李光耀始终认为:西式民主并不适用于任何国家,他一生都始终提倡“亚洲价值观”。李光耀把亚洲价值观与英国人留下的法治精神结合起来提出一个好的政府应当实现的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治国理念下新加坡在政府主导下努力提升社会服务:从1964年起新加坡开始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迄今为止超过80%的新加坡公民人居住在政府承建的房子,其余20%的居民则住在有地房地产以及私人公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