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建国 60 周年与五一劳动节之际,一场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型公益活动温暖了无数外籍劳工的心。5 月 18 日,60 多家餐馆携手为全岛客工准备了 6 万份爱心餐食,28 个客工宿舍、5 个休闲中心及多所宗教场所化作温情驿站,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劳动者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万人共飨家乡味:从南印咖喱到节日祝福
活动主会场设在小印度安古利亚回教堂旁的户外帐篷,现场气氛热烈。38 岁的印度客工库马尔难掩激动:“去年为了养家离开妻女来新打工,今天在脸书看到活动,居然吃到了家乡的咖喱鸡!” 他的话语中满是惊喜。
另一名在新工作 15 年的机械监管员穆扎法尔则在享受餐食的同时,表达了对住宿条件的期待:“12 人一间宿舍,厕所太小,希望能改善。”
政府与民间携手:用行动致敬城市建设者 活动由新加坡印度餐饮业协会主办,人力部保障、关怀与接触小组全力支持。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现场致辞,不仅感谢客工为新加坡发展的贡献,更提出双重目标:一方面加速建设新宿舍、提升休闲中心服务,引入板球、卡巴迪等传统运动设施;另一方面严控工作安全,力求在未来国庆庆典时将工伤事故率降至 “接近零”。
数据显示,新加坡客工人数已从 2022 年的 103 万增至 2024 年的 117 万,占总人口近五分之一。2024 年工作场所安全报告指出,去年因工死亡 43 人,较前年增加 7 人,凸显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从温饱到尊严:城市温度藏在细节中 这场覆蓋全岛的餐食活动,不仅是对劳动者的物质关怀,更传递出 “共建共享” 的城市理念。
当库马尔们捧著热乎的家乡菜露出笑容时,背后是社会对客工群体从 “劳动力” 到 “人” 的认知升级 —— 正如陈诗龙所言,改善住宿、丰富精神生活与保障工作安全同等重要,“让每一位建设者都能体面生活,才是真正的国家进步”。
在狮城的钢筋水泥间,这 6 万份餐食如同 6 万颗温暖的种子,播撒在客工心中,也让 “新加坡故事” 更添一抹人文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