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抗疫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2022-03-26     缘分     26878

其次,为了防止新冠快速传播,新加坡始终保留了戴口罩和安全距离规则以及更可控的逐步开放,以防止医院挤兑。“由于我们知道即使是接种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新冠,如果太多人被感染,我们的医院系统可能会崩溃。因此,逐步开放是一种务实的做法。”殷吉星说。

新加坡的抗疫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李显龙接种新冠疫苗 新加坡的经验和教训

2021年底,当新加坡正在准备进一步扩大VTL国家名单,进入到第二过渡阶段,并最终进入到完全适应病毒的共存阶段时,奥密克戎不期而来。

2022年1月,黄伟刚第二次通过VTL回马来西亚和家人一起过农历春节。本来政府允许每天可以有2880个名额通过VTL来回。因为奥密克戎疫情暴发人数遂减少了一半。在疫情初期,各项社会活动限制也一度有所收缩。

如何继续推进与病毒共存?事实上,新加坡发现奥密克戎或许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机会。

在2021年底的采访中,新加坡防疫联合小组联席主席、财政部长黄循财就表示,全世界各国的专家观察和临床结果显示,一般来说,新冠变异毒株导致的病症会越来越轻,越来越像普通感冒。以这样的一个观察来说的话,与新冠共存的新常态,是指日可待的。

“在德尔塔时期,我们最关注的是医院重症病房使用率不会负荷过重。针对奥密克戎,我们也持有同样的态度。只要医疗体系不过度负荷,我们可以非常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即便它传播力较高,而且可能会造成突破性感染。但是奥密克戎绝大多数是轻症。在疫苗和追加剂接种率都很高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可以维持目前的做法。至于那些需要入院的较重症患者,他们可以安心,医院有这个能力照顾他们,并且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黄循财说。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较相似,主要是以私人诊所制度为主,平时一般人很少去医院。通常只有有生命危险,或者急重伤才会去。这个习惯在新冠疫情中得以保留。私人诊所在新加坡疫情应对中起到了非常大的稳定作用,避免了大部分轻症患者都冲到医院挤兑医疗资源。

淡马亚教授也表示:新加坡公共医疗系统已经习惯了非常高的压力水平,即使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床位占用率也非常高。在此基础上,不让轻症病例住院的决定无疑减轻了医院病床的压力。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超过99%的奥密克戎病例仅出现温和的轻症。

回顾新加坡两年多抗疫之路,淡马亚教授表示,“我认为新加坡采取的最重要的积极步骤是在2021年的下半年放弃了清零政策。这使得社会的某些部分逐渐开始恢复正常,这一过程正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对于奥密克戎大流行,许多国家也做了同样的决定。”

新加坡政论观察人士陈克涵告诉澎湃新闻,从面对几个病例到几千甚至上万病例的转变中,新加坡民众的接受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目前政府政策的转变总的来说和民意是相向而行。

“最主要一个是重症死亡率一直在可控范围内。大家也都明白新加坡的社会民生需要恢复,生活需要继续。长期封锁下导致的家暴、学生在家学习环境,政府也都要考虑。”他说。

陈克涵也表示,新加坡的经验某种程度上有其独特和不可复制性。“每个国家的医疗资源都不一样,新加坡政府资源充足,决定了能接受的开放程度,另外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和外部联通,无法独善其身。”他说。

黄伟刚告诉澎湃新闻,新加坡现在的日常生活已经恢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了。周末的时候百货商场人潮涌动。大家已经纷纷开始外出度假旅游。人们不再将新冠疫情看得如此严重,大多数人还是会戴口罩消毒,但已经接受了很多人会被感染的现实。如果感染了就在家休息,一两个礼拜后又回来工作。

2022年3月11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在各项疫情数字走向平稳之际,将恢复原计划,继续向最终适应新冠的阶段过渡。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