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2022-04-28     缘分     16796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新加坡的疫情在经历几番“仰卧起坐”式的政策调整后,目前看来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每日新增病例保持在3000-5000之间,民众的生活也随着政府近期进一步的政策松绑,恢复了疫情前的状态。

只是不曾想,远在几千公里外的中国,此刻却遭受着一轮前所未有的疫情大爆发——上海、吉林、广东等多地集中爆发疫情,大有蔓延全国之势。

上海的情况最为严重,每日新增病例已连续几日超过2万例,在这一波疫情中累计确诊已超过30万例。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虽然我人在新加坡,但在国内的亲人朋友却不幸被困于这波疫情之中。

从3月28日起封城以来,上海全市人民足不出户已接近一个月,全市运作几乎停摆,期间夹杂着一轮又一轮的抗原检测及核酸检测,日常生活存在着诸多不便,只能勉强保证基本的食品供应。

加之确诊后的处置也存在不少争议,由此引发了焦虑、恐惧、绝望等多种负面情绪,别说是身在上海的人民了,即使是远在新加坡的我,也因为压力与担忧,而导致情绪几近崩溃。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我从身在上海的朋友之中也了解到,因疫情封城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少数,当人们处于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时,内心情绪本就会产生波动,加上互联网通讯的发达使得信息的传播扩散变得更为便捷快速,很容易就能引起群体性的情绪问题。

我有些上海的朋友睡也睡不安稳,同时还要居家工作,每日还要在各大app上抢菜确保生计问题,甚至有朋友连保心丸都用上了,说不焦虑,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前段时间上海某卫健委领导的自杀事件,更是为身在这场漩涡中的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疫情的特殊时期,人们的心理健康,更需要被大家所重视。疫情本身造成的灾难,远不如其带来的次生灾害更加让人心痛与惋惜。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当我们每天接收了大量和疫情相关的信息之后,很容易让人产生抑郁、焦虑、担忧等情绪,其实很多人就已经陷入了“共情伤害”而不自知。

我其实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每日情绪低落无法进食。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理,因此更希望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帮助目前有着同样情绪的人们快速地行动起来,展开一场心理“自救“行动。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什么叫“共情伤害”?

“共情伤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当一个人长期大量地关注灾难信息的时候,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伤害人的心理健康,会让人易怒、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

更有严重者,例如纪实小说《南京大屠杀》的作者、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就是因为投入感情太深,在长期的“共情伤害”境况下自杀的。

“爸爸说,每天刷手机抢菜到深夜,我在新加坡能做些什么?”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情况下,过度接收疫情相关信息,会让人感到压抑,而心理的压力会导致身体的压力上升,从而导致身体的免疫力极速下降,由心理健康问题演变成生理健康的问题。

特别是在疫情环境中的小伙伴,则更容易因为免疫力的下降而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当前阶段中,除了控制疫情本身以外,避免自身心理受到“共情伤害”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让这样的疫情次生伤害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