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掠过狮城上空的雁——“业余”画家查尔斯·戴斯

2022-05-11     缘分     17024

百年前掠过狮城上空的雁——“业余”画家查尔斯·戴斯

1969年6月3日《海峡时报》载文《旧新加坡的绘画现在能在大学美术馆参观》,介绍了纪念本地开埠150周年展览上展出的查尔斯·安德鲁·戴斯(Charles Andrew Dyce)的一组画作和手稿《在海峡的散记1847》。这批作品创作于1842-1847年间,首次公诸于世。策展人William Willets认为它们是反映本地开埠初期景观的幸存作品之一,为了解狮城作为现代城市的早期基本布局提供了宝贵线索。不过,展示后恰似昙花一现,这批珍品大多被束之高阁,2003年才出现在国大主题展上。2019年(新加坡开埠200周年),它们在国家图书馆特展《跃然纸上》亮相,其人其作品再度引起关注。

百年前掠过狮城上空的雁——“业余”画家查尔斯·戴斯

The Town and Roadstead from Government Hill(图源:国家图书馆《跃然纸上》特展)

戴斯其人

戴斯1816年3月21日出生于苏格兰,1842年从印度加尔各答抵达本地后居住过5年。据当年6月和7月《新加坡自由西报》刊登的告示可知,他自6月起担任DYCE,MARTIN&CO.(很多资料写为MARTIN,DYCE&CO.)采购员。其兄Alexander Dyce(后死于从马尼拉来新加坡的海上,葬于本地)是该贸易公司创始人之一,由于Andrew和Alexandra名字很相似,人们常将兄弟俩弄混。实际上戴斯家族人才辈出,父亲William Dyce是医学博士兼讲师,叔父任东印度公司官员,戴斯在家中14个孩子中排行第11,长兄是苏格兰外科医生兼阿伯丁大学教授,还有一与父亲同名之兄是前拉斐尔派的皇家艺术学院著名画家,而堂兄弟、侄儿们非博士即工程师。据悉戴斯抵达本地后不久就在社交圈游刃有余,大概靠的就是这种家庭背景。

通过当年的报刊等可知,戴斯在本地5年间活跃于各领域,并且贡献不菲。他积极参与推动旧桥翻新(几经改建改名,现为爱琴桥);为善牧主教座堂(The 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设计尖顶;本地公共图书馆建立时,首页捐款栏下就有其名,并且此后一直缴纳会费,捐款,赠书;1844年本地举行公开会议讨论建医院时,他建议各方出资,将贫民医院和海员医院合建成一个大型医院,适用于所有族群,并捐助一百元。虽然从汤申的水彩画看到两者最终未能在同一屋檐下,但其撇开种族或社会阶级之成见的仁爱之心可见一斑。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是圣安德鲁大教堂合唱团团员、业余风琴演奏者。他邂逅Eliza Hyde,于1845年11月成婚,就是共同参加合唱团时结下的姻缘。他是业余戏剧团的热心成员,甚至还拿起画笔为舞台绘制布景。有资料指出戴斯所绘Singapore from Sandy point之景色,就被用作上述布景。据考证此画中景色是丹戎禺(Tanjong Rhu)早期原貌。包括此画在内,戴斯一些画常被用作书上的插图,成为那个时代喜闻乐见的画作。

百年前掠过狮城上空的雁——“业余”画家查尔斯·戴斯

Singapore from Sandy point(图源:Sketches in the Straits)

他还参与了赛马场的工作,化名“Templeton”担任The Sporting Club(新加坡赛马公会的前生)首任秘书(secretary)和书记(clerk)。有一些史料,包括《海峡时报》1876年5月13日称W.H.Read是赛马公会首任秘书,在隔周的5月20日该报作者又做了更正,而百克利也记载戴斯为首任秘书。《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将The Sporting Club译为“赛马运动俱乐部”,而1843年12月的《新加坡自由西报》以秘书Templeton名义发出的布告是帆船赛事。看来该俱乐部早期运动不限于赛马。

百年前掠过狮城上空的雁——“业余”画家查尔斯·戴斯

戴斯任赛马公会首任秘书的报道,1876年5月20日的剪报

戴斯亦为1845年在新加坡创立的共济会的创始人之一,据称他在印度时已与该组织有关联。他在此神秘组织的身份是高级督导员(Senior Warden),仅次于一号尊主。这无疑为戴斯平添了神秘色彩。不过,他的手稿从未提及此组织,反而是记录下了华人私会党情况。莫非调查私会党等也是其工作?

戴斯在各领域的活跃,成就了其社会地位。《新加坡自由西报》1843年10月12日和翌年5月30日连续报道了戴斯担任大陪审团的陪审员,而该报1846年9月、10月多次刊登了总督巴特沃思签署的“政府通告”,告知绅士戴斯先生于新加坡被任命为三州府(海峡殖民地)的治安官兼该殖民地海事部司法院元帅(Marshal of the Court of Judicature of Admiralty Jurisdiction)。不过,正当社会地位如日中天时,其行踪此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突然消失。据推测他去了南非,随后到印度某家公司工作。1853年4月8日戴斯离世,年仅37岁,葬于加尔各答基督教公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