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陆为新加坡提供了大量的土地,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后果也很严重。
生态恶化与国际争端:
人们一说到新加坡,就会想到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比如这样的新加坡:
但是这样的新加坡你见过吗?
由于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导致了新加坡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比如红树林基本灭绝,200年前,新加坡的海岸遍地都是红树林,大约有7500公顷,但如今95%的红树林已经消失。即便是新加坡认识到了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建立了红树林保护期,但是在环境和经济之间,新加坡选择了经济,大片的红树林保护区被夷平,仅剩新加坡北部柔佛海峡地区为深度开发的数公顷红树林,目前新加坡的红树林面积已经不足7公顷。
不仅红树林消失,由于填海还给新加坡海域的珊瑚礁造成了灭顶之灾,其他鱼类因为水体污染、浑浊也逐渐减少。
你以为新加坡的填海造陆只关自己的事?
大家同在马六甲海峡讨生活,你把海洋搅混了,这不是连带着我也跟着你遭殃吗?
2000年11月,新加坡开始在东部的德光岛进行填海工程,但是这让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很不爽,然后抗议,可填海造陆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我在自己家门口填海关你屁事?所以根本不予理会马来西亚的抗议。
2003年7月,忍无可忍的马来西亚向新加坡发了个通知,表示自己将会到国际海洋法法庭状告新加坡的侵权行为。
不过国际法庭23名法官全体通过,驳回了马来西亚的诉讼,判新加坡胜诉。
这让马来西亚很恼火,但除了宣布继续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毕竟自己也不过12万军队,面对新加坡真不一定打得过。
不仅马来西亚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2007年,印度尼西亚也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这对新加坡的填海工程来说是一个重创,因为新加坡90%以上的沙子都是进口自印度尼西亚,从2017年之后新加坡的沙子就只能向柬埔寨和越南进口了,10年的时间从柬埔寨进口了7200万吨的沙子,这对柬埔寨的生态环境影响极大,最终在2017年柬埔寨也禁止了。
沙子对于新加坡来说,就是“命脉”,为了命脉的延续,催生了不少沙子走私事件。
根据新加坡的填海计划,到2030年,再增加大约38平方公里的土地,使新加坡面积达到766平方公里。尽管新加坡不差钱,也有一个雄心,但是夹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海洋面积也是有限的,就算达到766平方公里又如何呢?创造了“热带经济奇迹”的新加坡前路又在何方呢?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