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
主管财政政策的新加坡财政部与主管货币政策的新加坡金管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显龙、王瑞杰和黄循财,都担任过金管局高官。李显龙曾担任过金管局主席,下图,就是印有李显龙签名的50新元货币。
50新元钞票
大国人多、钱多,不管是过于民主还是过于独裁,偶尔出错一两下还能耗得起;而小国,只有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培养一个小国的合格领导,更像培养一个国际大公司的接班人,真心不容易。
现任和未来的新加坡高级官员在教育、工业、贸易、财政、金融甚至外交和军事板块的历练和传承,确保了新加坡内外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够接受相对完整的培训和指导,与新加坡是一个小国,人才相对容易被发现,未来的高官在各个板块任职时需要处理的情况相对明确、信息量相对较小、很快就能充分掌握并取得成效有一定关系。
投资新加坡,包括投资新加坡房地产,跟新加坡未来的高官在新的板块历练时面临的挑战一样:虽然局面全新,但是能够相对较快的去了解细节、制定策略。
回到投资新加坡绕不开的新加坡税务局吧!
先看有利的:
2008年2月15日或以后去世的人,不需要缴纳遗产税。
外国投资人,若非新加坡税务居民,投资房地产获得的租金和买卖价差,扣除与投资相关的成本费用后,按照15%收税。
外国投资人,投资新加坡房地产信托基金获得的分红和买卖价差(若有),按照10%收税。
个人所得税
如果投资人作为个人,获得了新加坡税务居民身份后,其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的上限为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60万(按照新元兑人民币长期汇率1:5计算)人民币部分对应的22%。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万对应的税率就是45%了。
今明两年依然有效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企业所得税
如果投资人作为公司,不管是登记在新加坡的本地公司,还是外国公司,不考虑针对特定领域或适用特定时期的优惠,目前的企业所得税率均为17%。在我国,同样不考虑特定领域和特定时期的优惠,目前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
再看不利的:
消费税
在新加坡,与我国增值税类似的税叫消费税(Goods & Services Tax,GST),适用除0消费税率和免消费税外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现行税率7%。投资人不管是个体还是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都可以把消费税作为费用扣除。不过站在现金流的角度,7%的消费税,与我国适用于不动产交易领域的增值税率5%(加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也不会超过6%)相比,没有优势。
房地产税
目前在我国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房地产税(Property Tax),在新加坡的征收是货真价实的,所有房产,都会按照市场出租价格来计算年度价值(Annual Value,AV)。
将年度价值作为基数,根据房屋的分类(住宅和非住宅)和房屋是自用还是出租,来确定适用的税率。所有非住宅都适用10%的税率,而住宅则要根据是否自住,来适用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
以2022年自住的住宅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为例,首8,000新元的年度价值免税;超过8,000新元年度价值的,从4%到16%超额累进征收。
适用于2022年的自住住宅房地产税率上限
适用于2023年的自住住宅房地产税上限
适用于2024年及以后的自住住宅房地产税上限
从新加坡税务局公布的2022年至2024年及以后房地产税超额累进税率上限数值的变化来看,未来三年,新加坡房地产市场有极强的看多预期。作为主要持有成本的房地产税,跟随市场预期水涨船高,尽管上升的租金和增多的买卖差价有可能会对冲这一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投资自住的公寓,究竟需要交多少房地产税呢?以年市场租金84,000新元为例,相当于人民币420,000元,即每月租金35,000元(这个租金价位,可以对标深圳的豪宅了)。年房地产税的计算过程如下,结果是3,900新元,即19,500元人民币,能算多吗?
年度价值84,000新元的房地产税计算过程
如果投资购买的新加坡住宅未能用作自住,将承受更高的房地产税。以适用于非自住住宅的2024年及以后的房地产税为例,不仅获得不了任何减免,而且年度价值超过60,000新元部分对应的税率达到了36%,超过同时期适用于自住住宅的26%(6万至10万新元部分)和32%(超过10万新元部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