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2022-11-29     缘分     8617

编者按:新加坡加利谷山广播中心,是由一栋栋建筑物在不同时期组成的,而这些楼房,最早建于1950年。由于年久失修,这里曾发生了不少事故... 本文出自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回望加利谷山》一书。

·林耀庆 Lim Yao Ching

一、简介

我于1997年加入新加坡电视机构。以下是我当年在加利谷山亲身经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以及整个搬迁的一些花絮。

加利谷山广播中心的面积约为7公顷,以下这些建筑物是在不同时期建设的: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 旧广播房 (Old Broadcasting House):建于1950年代(两层)

• 电视大楼 (TV Building):建于1964年(四层)1972年和1986年进行了扩建。

• 广播大楼 (Radio Building):建于1983年(六层)

• 东翼 (East Wing):建于1982年(单层,地下三层)

• 西翼 (West Wing):建于1983年(单层,地下五层)

• 附属大楼 (Annex Building):建于1995年(单层,地下五层)

• 媒体学院 (Media Academy):建于1984年(三层)

• 多层停车场大楼 (MSCP Building):建于1990年(五层,地下四层)

最初的加利谷山广播中心从多栋旧广播建筑群开始。它由几栋单独的建筑物组成,以下是它们在新传媒搬迁以前的用途: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Blk A(A 栋) 两层木结构建筑,用作室外制作的办公室(戏剧/ 综艺)。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Blk D (D栋)这座位于电视大楼边缘的单层建筑专门用来存放衣柜用品,里面有各种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服装、头饰和脚饰。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Blk E(E栋)这座单层木结构的建筑虽然外表陈旧,但却很整洁,是经常来这里化妆和理发的艺人、播报员和来录制节目的嘉宾们难忘的地方之一。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Blk F(F栋)这栋单层的建筑物,是服装收集和分发中心也经常有艺人和临时演员光顾。 这里提供各种与服装相关的服务,包括修改服装、洗衣、选配和归还拍摄用的服装。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Blk G(G 栋)这座单层建筑是音响后期制作中心,包括了配音、音频/音乐混合等音频室。

二、旧广播建筑群火患事件

2002年12月25日,F栋楼后面的一间道具储藏室怀疑是因为电器短路而引发火患。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当我抵达 Radio Gate(加利谷山广播中心大门之一)时,很震惊地看到浓烟已从E 栋化妆间后方的建筑物那里袅袅升起。当时我紧张到手脚冰冷,尝试给上司打电话却一直无法拨通。

当时,值班的保安已经试图控制进入火场的通道。当我进入火场时,看到许多人正冲进G栋的音响后期制作中心抢救音频室中的器材和录音带,顿时让我为他们的安危感到担忧。虽然我尝试阻止他们进入,他们却无视我的阻拦。

尽管当时消防员正在屋顶上喷水,但由于高温导致几栋单层木制建筑物的屋顶不端冒出浓烟,场面令人感到惊恐。幸好服装储藏室只有单层楼,消防员很快就控制住了火势。因为火势控制得及时,大火并没有蔓延到隔邻的建筑物。火势得到控制后,当时的新加坡民防局局长陈赞诚(James Tan)也亲自到火灾现场巡视。

三、建新的道具仓库

在旧广播建筑群的大火烧毁了储物楼之后,作为保险索赔条件的一部分,我们重新盖了一个储存道具的仓库。

四、摄影棚制作设施

新加坡官方机构居然也会因为“太破旧”,事故频发不得不搬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