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seedly
因此,新加坡的“小作坊”生意倒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不靠谱。
这样说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在新加坡,在家做生意,不是随便什么人想做就能做得成的。
新加坡哪些人能在家做生意?
新加坡
首先,新加坡政府对于在家做生意有门槛要求。
新加坡组屋/私宅能申请到的“居家生意”一共有两大类,都有对应门槛。
1)住家办公计划(Home Office Scheme)
获得这项计划批准的人可以在家经营这些生意:
贸易办公室、会计服务、技术性的业务、知识密集型公司、建筑服务、咨询服务、保险服务、财务规划服务、设计服务、广告服务、房地产代理、运输服务。
但是,你得先满足这些要求:
是该组屋的合法居民,年满18岁及以上,以及组屋作为主要居住地、不得将组屋住址作为公司注册地址、必须在开业前向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ACRA)注册(除非在公司登记法令下获得豁免)。
此外还得守这些规则:
公司不得发生以下任何一种情况
· 产生噪音、气味、烟雾、化学或液体废物;
· 对邻居造成滋扰;
· 非法、不道德或犯法活动;
· 在组屋区范围买卖物品;
· 展示任何广告、招牌或海报;
· 对环境和氛围有不利影响;
· 载荷和电力消耗超过正常的住宅限制;
· 请超过2人以上的不住在屋内的雇员
图源:new mandala
如果是生活服务类生意,例如前文提到的卖咖啡、修自行车等则是第二种计划
2)“居家生意”(Home Based Business)
获得这项计划批准的人可以在家经营这些生意:
小规模烘焙等食品业务;
美发、面部和美容(不包括按摩)、美甲或足疗服务;
私人补课(每次不超过三名学生)
缝纫服务
作为自由艺术家、记者、摄影师或作家
经营生意的类目不同,可能需要获得不同执法部门的批准。例如餐饮类的需要经过新加坡食品安全局批准以外,其余小规模作为补贴家用的生意不需要经过建屋局(HDB)批准。
图源:instamojo | 示意
跟住家办公计划相比,居家生意的规则也有所不同,例如:
不准聘请家庭以外的成员
不准业务涉及以货车和卡车起卸货物
公寓仍必须主要用于住宅用途,商业活动不得给邻居造成不和。
业务必须由公寓业主、登记居住者或租户经营(经公寓业主同意)。第三方和外地雇员不得在住宅内工作。
要为私宅和组屋申请住宅办公计划,须分别向市建局和建屋局提出,可以在LicenseOne网站提出申请。
图源:malay mail
不管是申请哪一类,新加坡政府都有言明,组屋/私宅的第一用途必须是居住,只是顺带允许居民在组屋来做生意。
在某些情况下,这也是一种有“人情味”的宽容。
什么样的情况下,大家会考虑在家做生意呢?
椰子跟大家简单聊聊几个网友的故事。
38岁妈妈,全职在家做缝纫生意
图源:海峡时报
今年38岁的女网友Salinah Salim,她老公是外卖骑手,每月收入不到3000新。家里生了2个小孩,没人能帮忙照顾,于是她当了全职妈妈,但是一家四口靠一份薪水过于吃力。从2016年开始,她在兀兰的三房式组屋家中开了个缝纫店,每月收入大概在1000到2000新之间。
23岁宝妈,全职在家做美容生意
图源:海峡时报
今年23岁的女网友Erica Goh,老公是全职国民服役人员,女儿3岁。2023年,一家三口已经申请了BTO组屋,但是还没建好,就暂时租公寓住。Erica自己是美容师,有了孩子以后,她发现美容行业很难可以灵活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女儿,2023年她开始在家做睫毛美容,一次2小时的服务收费在50到70新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