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了算?新加坡公司董事和股东的区别

2022-06-07     缘分     19919

谁说了算?新加坡公司董事和股东的区别

谁说了算?新加坡公司董事和股东的区别

董事与股东

近年来,有不少人创业选择去海外注册公司,更有甚者,有不少公司将企业注册地千方百计移至海外。

作为环球商业中心之一的新加坡,一直以来受到不少投资者和企业家的青睐,吸引了很多想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到新加坡注册公司。

在申请注册新加坡公司的时候,都需要公司董事和股东的资料。所以很多人都会被新加坡公司里面的“董事”和“股东”这两个头衔搞蒙。

那么,新加坡的股东和董事,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呢?

董事

01 董事的定义

根据《新加坡公司法》规定:新加坡注册公司必须至少有一位原本居住在新加坡的董事。此外,当地董事必须是18岁以上的自然人,身心健康可以履行董事的职责和责任的自然人就可以被委任为公司董事。

“原本居住在新加坡”的定义是:这名董事一直居住在新加坡,即所有的私人有限公司被强制至少委任一名本地居民董事。

如果是私营企业的董事只要年龄在18岁以上就行,年龄没有上限要求;但如果是上市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年满70岁后就不可以被委任为董事(除非是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被重新委任)。

那么一间公司到底可以有多少个董事呢?如果一个公司仅有一位董事,那么这个唯一的董事也有可能是该公司的唯一股东。然后,这个董事不可以同时当公司的法定秘书。也就是说,一个只有一位董事的公司必须至少有两个公司公务人员,如董事和秘书

谁说了算?新加坡公司董事和股东的区别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当董事的,哪些情况下不能被委任为新加坡董事?

未被解除破产令的破产人士

涉嫌欺诈或不诚实的犯罪的人

当法院发出此人不适合当董事的停令

在5年内触犯三个或以上公司法下的相关法令

在5年内接到三次或以上高级法院发出的触犯法令的停令

由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原因被清盘的公司

02 董事的职责

作为公司董事,您就是公司任命的代理人。这意味着您代表公司行事,反过来,公司也受您的行为约束。您必须履行普通法和公司法中规定的董事对公司应尽的主要职责。以下总结了四项主要职责。

1.为了公司的利益,诚实、诚信地行事;

2.董事应以公司利益为重,诚实、诚信地行事。

个人和第三方利益不应参与董事的公司决策过程,任何与其他方分享意见或公司信息以获得对公司的自我优势的决策都将被视为不诚实,并可能导致民事诉讼或刑事起诉。这些情况如下:

董事直接或间接向公司购买或出售财产。

董事将公司的业务转给第三方或自己,或成立竞争对手公司来争夺合同。

职责冲突。如果一名董事在两家或更多的公司担任不同的董事职务,可能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董事必须在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上向公司董事会申报。如果会议涉及到涉及竞争公司的议题讨论,董事也应缺席,以避免利益冲突。

提名董事。被提名董事可能会在他应该代表谁的利益上进退两难,往往是在公司的利益和他的委托人的利益之间徘徊。重要的是,董事必须向董事会全面披露他的利益冲突情况。根据普通法,他必须在董事会会议上披露他与公司的利益冲突。

3. 谨慎、有能力和勤奋。

董事应以谨慎、和勤勉的态度管理公司。董事在履行职责时,应做到诚实和和勤勉。

4. 不滥用权力和信息。

董事不应滥用其权力或其所掌握的有关公司的信息。作为董事,你所拥有的所有权力都应该只用于公司的利益和正当目的事情。一个常见的滥用的权力的情况是为了筹集资金发行股票。例如,如果一名董事发行股票以稀释某位成员的持股量,或保持对董事会的控制,他就是在滥用其作为董事的权力。在信息方面,董事所掌握的有关公司的所有信息都应该用于公司的正当目的,而不是为了他个人或他人的利益。

谁说了算?新加坡公司董事和股东的区别

03 董事的责任

根据新加坡《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有责任确保公司按时提交符合要求的文件。

年度股东大会(AGM)和年度报表(AR)。

年度股东大会及随后提交年度申报表是每年必须举行的,由董事负责召集。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的财务报表将提交给股东和成员,并可提出疑问。财务报告必须在股东大会日期前14天寄给成员,年度申报表必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一个月内提交给ACRA。

保存法定登记册的记录。

新加坡公司需要维护法定登记册,董事有责任确保公司维护法定登记册。常见的登记册包括成员登记册、押金登记册、董事持股登记册、董事、经理、秘书及审计师登记册。公司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解释公司业务交易和财务状况的文件也应妥善保存,并保持最新,以计算公司的年度账目,根据法律的要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